在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上,消费提质扩容成为重要内容。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注意到,多地设定了2021年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具体增速目标。目标增速在10%以上的有海南、广西、山西、云南、四川等地;河南、安徽、宁夏、陕西、重庆、甘肃等地将这一目标定在7%以上。在具体的政策安排上,夯实基础性消费、壮大新兴消费、提振农村消费等成为重要领域,免税店、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等成为重要发力点。
受访专家指出,从各地设定的社零增速目标来看,大多高于当地GDP的增速目标或与之相当,充分反映出地方对于提振消费的高度重视。另外,中西部地区正处于消费潜力加速释放阶段,相应的促消费目标也乘势而上。
海南以免税消费为重要抓手,设定了15%的社零增速目标。据海关统计,2020年海南离岛免税全年总销售额274.8亿元,同比增长103.7%。这一增速是在自2020年7月1日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实施仅半年的基础上取得的。
更多利好政策还在加快落地显效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日前表示,近一个月以来,海南新开业了5家离岛免税店,目前运营门店总数达到9家,旅客承载能力大幅增强。
海南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2021年要用好离岛免税“邮寄送达”、本岛居民“离岛寄存、返岛提取”和免税购买进境商品等政策,力争免税销售突破600亿元。并提出,“十四五”时期完善全岛免税销售网络,实现国外商品和国内购买力的充分对接,吸引免税购物回流3000亿元。
北京、上海、云南、广东、湖北等地也明确将进一步发展免税经济。例如,北京提出优化布局免税店,持续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首发;上海明确推动市内免税店新政落地;云南提出布局建设口岸免税购物店;广东表示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内免税店;湖北表示发展首店经济、免税经济。
与局部地区布局免税消费相比,新兴消费则成为普遍的发力点。分析指出,这与其强势的增长势头和发展态势相关。数据显示,2020年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.8万亿元,逆势增长14.8%,占社零总额比重达24.9%。
记者注意到,培育新兴消费成为多地促消费重点。例如,广西提出2021社零总额增长12%以上,要推动重点商贸企业拓展网络营销,加快发展“云消费”;山西将社零目标设置在增长10%,提出加快发展数字消费、信息消费、绿色消费、智慧消费、健康消费新热点;河南和安徽将社零增速目标定为9%,分别提出,积极推进网络零售、在线教育、远程医疗等线上消费,启动建设省级电商直播创新中心。
与此同时,新业态也成为挖掘农村消费潜力的重要途径。湖北、江苏、福建、广东、辽宁、甘肃等多地明确,要推动消费新业态向农村延伸,提升电商进农村综合水平,进一步发掘农村消费潜力。
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表示,近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速显著高于城镇居民,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加快释放。如何借助更为丰富的消费业态、更为优化的消费供给来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,成为地方促消费的重要发力点。
不少地方还明确将启动新一轮汽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等活动,释放大额消费潜能。其中,吉林、湖北、山西、青海、四川、安徽、辽宁、广东等地纷纷提出,促进汽车消费升级,开展新一轮汽车、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,完善落实新能源汽车购置、家电更新等具体举措。
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在接受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各地因地制宜促消费举措亮点凸显。一是传统消费和新兴消费齐头并进。各地在提出推动汽车、家电等大宗消费的同时,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,促进形成新兴消费增长点;二是注重搭建消费升级平台。多地提出建设不同层级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,推进免税零售、夜间经济、便民生活圈等发展,着力优化消费环境;三是着眼挖掘县乡消费潜力。中西部地区着眼于庞大的农村消费市场,通过健全城乡流通体系,促进农村消费升级。
关利欣进一步指出,各地十分重视消费提质扩容并对消费市场充满信心,不仅将2021年的消费促进作为工作重点,而且将社零总额增速设定在较高水平,其中中西部地区乘势而上追求更高目标。
付一夫也认为,这些举措涵盖了夯实基础性消费、壮大新兴消费、提振农村消费三大方面,既考虑到了传统消费升级,又顾及到了以线上消费、数字消费等为代表的消费新业态,同时还囊括了优质供给欠缺、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但潜力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,有助于挖掘不同层次、不同地区、不同领域的消费潜力,带动各地消费市场的进一步繁荣。
“这些举措充分反映出地方对于提振消费的高度重视,也成为多地将社零目标设定在高于当地GDP增速水平的底气。”付一夫说。
在关利欣看来,各地通过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,增强居民消费能力,丰富商品和服务供给,完善城乡消费环境,优化城乡公共服务体系,将推动居民消费潜力释放,进一步夯实消费“压舱石”的作用。
付一夫分析,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向好,国民经济不断恢复以及人们消费信心和市场预期改善,2021年各地消费必然会迎来进一步的持续性恢复与增长,考虑到2020年的低基数,各地有希望完成设定的消费增长目标。
(王文博)